•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健康促进 > 健康科普 >

    2020年10月8日 第23个 全国高血压日 主题:18岁以上知晓血压

    时间:2020-10-08 11:22:00 点击:0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旨在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1998年10月8日全国第1个“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是“了解您的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二、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三、定期测量血压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居民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应持续监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四、高血压的预防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有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五、高血压的治疗

    1.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

    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可耐受者建议降至130/8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降压目标在上述目标值基础上可适当放宽。

    3.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心脑肾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4.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六、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提供长期随访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相关内容
    全站foot顶

    24小时服务电话:0554-6895999纪委:0554-6895236投诉办:0554-68695132

    医院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老龙眼

    Copyright © 2025淮南尊龙凯时集团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淮南尊龙凯时集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返回顶部